发布时间:2011.01.17 14:50:45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次
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对调结构、转方式起着引领作用,安徽通过各项扶持措施,使一批这样的科技“小巨人”加速崛起。
我身旁的这台仪器叫氦质谱检漏仪,虽然它的体积很小,但是科技含量却是非常的高,运载嫦娥飞船的火箭燃料箱的密封性,就是通过它检测的。
这项拥有国内顶尖、国际一流技术水平的产品,自进入市场以来,一直保持着国内销量第一的纪录。
凯发一触即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孙渝宁:“我们的检漏率可以达到10的-12次方,能做到这个应该是检漏的最高的境界了,国外像这样大一个设备要三四百万,而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只需要一两百万就可以做到。”
凭借一流的技术,超高的性价比,皖仪科技2010年的销售额突破了亿元大关。然而公司在进入合肥高新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前,连30万元的启动资金都很难凑齐。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李兵:“这些企业进入孵化器以后,我们在房屋的租金、资金上面都给予一些支持,这两年也成立了一些风险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为这些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
除了提供资金、政策扶持外,合肥市还积极联合知名大学、研究院所,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合肥商智公司就是由此实现了做大做强。
企业开发的多点触控屏幕,技术水准与微软等世界级软件商的产品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视演播室、展览馆、商场等地方。
合肥商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徐奇智:“个月的订单大概会在200万左右。”
经过各种手段的孵化助力,不仅使皖仪科技、合肥商智这样的科技“小巨人”迅速成长起来,还使十几家“小巨人”成功上市,迈入了更高层次的竞争领域。目前安徽省拥有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825家获得重点扶持,累积投入资金60亿元,预计2010年全省高新产值将超过5500亿元。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充分发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各项功能,推动国家级高新区“二次创业”行动,加快催生一批科技“小巨人”。
安徽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处长 李林:“一个是促进成果的转化产业化,一个是培育企业和企业家,我们有信心,在“十二五”(期间),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倍增。”